2018北京軍隊文職招考面試計劃組織題如何突出重點

面試中計劃組織協(xié)調類題目一直是常見考點。如調研、宣傳、培訓、會議、接待、競賽等。而且,很多考生通過學習,都掌握了此類題型的基本答題思路,但是,所暴露出的問題也極為明顯,即套路化問題嚴重,有流程無內容,重點不突出。專家在此結合一道例題進行講解。比如例題:為提高農民收入,發(fā)展現代農業(yè),對農民組織一次技能培訓,作為負責人,你如何開展?很多考生答題是這樣的:開展此次培訓是為了提升農民的科學種田能力,我會如下進行。第一、做好準備工作。成立小組,研討方案,確定師資,做好宣傳。第二、開展培訓工作。對農民展開理論知識講授和技能培訓,保證農民學習效果。第三、培訓結束考核,總結匯報領導??忌o出的答案看似條理清晰,實則空洞無物。既然是培訓,應當知道重點是用什么方式培訓什么內容,這才是考官想聽到的內容,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培訓流程。針對這道題目,重點應該是第二步,培訓工作的開展。內容上要盡量具體,詳細闡釋培訓的形式與內容。這樣才能在答題中突出亮點比如:農技專家開展短期理論培訓,詳細講解新品種的優(yōu)勢、良種選擇與培育、合理施肥與農藥使用等知識;農機技術人員現場操作機械,在田間地頭進行操作模擬與訓練,如收割機、藥物噴灑器等。對于考官而言,重點突出,這才是你答題的亮點,這也是計劃組織協(xié)調類題目一定要謹記的。那么中公教育專家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常見題目的重點內容哪些可以吸引考官眼球。第一調研類。重點在于對象明確全面,調研形式多樣,調研內容具體。對象一般可以分為利益相關方、管理方、問題研究者、旁觀者、事物本身等;形式一般有文獻法、問卷法、訪談法、考察法等;內容一般要圍繞目的展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與文化局相關負責人面談,詳細詢問自助借書機的分布區(qū)域、數量、受損與維護情況、書籍數量與種類等;對市民發(fā)放電子問卷,通過微信與網站傳播,詳細調查是否使用與了解自助借書機、借閱手續(xù)是否繁瑣、書目是否喜歡、閱讀習慣如何等。第二宣傳類。重點在于針對宣傳對象,采用多種多樣的宣傳手法與宣傳活動,以及宣傳的具體內容。宣傳手法一般有條幅、標語、手冊、宣傳欄、廣播媒體、網絡新聞、微信微博短信等;宣傳活動一般有講座、演出、知識競賽、簽名、隨手拍等;宣傳內容要依據目的具體展開論述。如:借助學校發(fā)放宣傳手冊,掛條幅,辦板報,開班會,聽講座等方式宣傳環(huán)保理念與環(huán)保習慣,如綠色出行、循環(huán)利用、垃圾分類、節(jié)儉意識等;進入社區(qū)發(fā)放手冊,播放宣傳短片,借助社區(qū)廣播與微信群等宣傳節(jié)水節(jié)電意識、水循環(huán)利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生活廚余垃圾分類處理等環(huán)保理念。

2017公共基礎知識公文:紀要的寫作要求-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1.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真實準確地反映會議的各項內容。對與會者的發(fā)言與議定事項可歸納概括、提煉或作必要的刪節(jié),但絕不要按主觀意圖,隨意增添內容,甚至加以歪曲或篡改。對于會后工作的安排,包括責任分工、時限要求務求表述準確、具體,以利傳達貫徹與督促檢查。對于會議中出現的重大分歧,應如實記載反映。2.突出重點,簡明精煉。應根據會議性質確定紀要的重點,對于重點部分應作詳盡的闡述。對于會議內容應加強分析與歸納概括,以便做到深入淺出,重點明確,語言簡明:如對于會議中產生的各種觀點,應加以集中與分析鑒別,作出理論上的概括,使紀要具有說理性;對會議中反映出的各種情況,也應認真進行分析,從中提煉出最典型最有說服力的事例與數據并作概括說明;對于會議的過程與主要情節(jié)也應概括介紹,舍棄繁瑣的細枝末節(jié)。3.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紀要的各個層次除可用分標題、序數表示外還可使用 會議決定 、 會議同意 、 會議聽取了并經討論決定 等慣用語表示。

2017年軍隊文職行測片段閱讀講解:轉折重點一定在后面嗎?-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在片段閱讀的材料閱讀中,同學們往往一看到轉折詞就特別開心,因為他們知道 轉折關系重點在轉折后 ,直接鎖定轉折后面內容為文段的主旨觀點。但是,在行測考試難度越來越高的今天,還這樣想,那就太天真了。其實,轉折關系的行文脈絡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話題轉換,轉折前后是描述兩種不同的情況,那么重點在轉折之后,如 他雖然勤奮,但是很僵化。 句子的重點在于強調 僵化 。另一種類型是內容對比,轉折前后說的是同一個話題的兩種情況的對比,那么這時候的重點需要概括全文,而不能只關注轉折后面信息,如 男人在擇偶時關注外貌,但是女人卻看才華。 這句話的重點不是強調女人看才華,而是需要概括出男人和女人在擇偶的時候標準不同。只有充分理解這兩種區(qū)別,在做題的時候才能避免掉入陷阱。這段文字意在強調:A.學術論著要體現出客觀性B.學術論著注釋要克服主觀性C.論著注釋必須符合學術規(guī)范D.學術論著正文與注釋同等重要這段文字的主旨是:A.思想的深度決定文化的精神高度B.偉大的文學家善于化腐朽為神奇C.庸俗與高尚是相對的D.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離不開一定的夸張或美化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 外國文學重點-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5-21 21:16:23外國文學重點緒 論 歐美文學發(fā)展線索(1)第一章 言必稱希臘 (4)第二章 古代希伯來文學(2)第三章 但丁與《神曲》(2)第四章 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2)第五章 莎士比亞與《哈姆雷特》(4)第六章 莫里哀與《偽君子》(2)第七章 歌德與《浮士德》(2)第八章 雨果與《巴黎圣母院》(2)第九章 司湯達與《紅與黑》(2)第十章 巴爾扎克與《高老頭》(3)第十一章 狄更斯與《雙城記》(1)第十二章 《簡 愛》與女性的自我實現(2)第十三章 哈代與《德伯家的苔絲》(2)第十四講 俄蘇文學與普希金(1)第十五章 托爾斯泰與《安娜 卡列尼娜》(3)第十六章 卡夫卡與《變形記》(2)第十七章 海明威與《永別了,武器》(3)第十八章 馬爾克斯與《百年孤獨》(2)第十九章 泰戈爾與《吉檀迦利》(2)第二十章 川端康成與《雪國》(2)二、歐美文學發(fā)展線索①古希臘羅馬文學 (插入:古希伯來文學)②中古文學 但丁③文藝復興時期文學:人文主義文學 塞萬提斯、莎士比亞④十七世紀文學:古典主義文學 莫里哀⑤十八世紀文學:啟蒙主義文學 盧梭、歌德⑥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 華茲華斯、拜倫、惠特曼、雨果⑦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司湯達、巴爾扎克、狄更斯、勃朗特、哈代、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馬克 吐溫、易卜生⑧二十世紀文學:現實主義文學 高爾基、肖洛霍夫、勞倫斯、海明威;現代主義文學 艾略特、卡夫卡、喬伊斯、??思{、加西亞 馬爾克斯;后現代主義文學 薩特、貝克特、羅伯-格里耶、海勒。教學重點:莎士比亞、歌德、雨果、司湯達、巴爾扎克、哈代、托爾斯泰、海明威、泰戈爾、川端康成。教學難點: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20世紀歐美文學中的表現主義與卡夫卡、魔幻現實主義與馬爾克斯。第一章 言必稱希臘第一節(jié) 古代希臘人的詩性生活一、從文學藝術看古代希臘人的英雄主義1.斯巴達的英雄主義主題詞:體魄、力度。2.雅典的英雄概念主題詞:美、文化。3.《荷馬史詩》的英雄觀念主題詞:友情和智慧。二、英雄主義構成了古代希臘人的詩性生活1.希臘人是非常講英雄主義的,這樣構成了他們叫詩性的生活。2.詩就是真,是創(chuàng)造性的直覺、理想之表現;詩是人類精神之魂的升華。三、古代希臘人從詩性到理性的轉變第二節(jié) 奧林匹克運動與希臘神話一、奧運會與古希臘神話傳說已成為人們表達理想和追求的重要載體二、奧林匹克運動的起源:伯羅普斯娶妻(知識點)三、為什么古代希臘人崇尚裸體運動?1.神 希臘人崇拜的對象2.希臘神話最顯著的特點:神人同形同性。(知識點)四、圣火傳遞與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知識點)五、橄欖枝花冠的寓意(知識點)六、月桂枝的傳說(知識點)七、古希臘神話的影響(重點)1.希臘神話是古希臘人最初的意識活動的杰出成果。2.神話的觀念長久地支配著人們的意識,成為希臘人想象的基礎。3.希臘神話是 希臘人由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 ,具有永久的魅力。 希臘神話不僅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 (馬克思、恩格斯)第三節(jié) 《荷馬史詩》與阿喀琉斯一、《荷馬史詩》簡介二、 不和的金蘋果 (知識點)三、阿喀琉斯的形象(重點)阿喀琉斯是古代英勇戰(zhàn)士的理想形象。俊美高大,是神與人之子;驍勇善戰(zhàn);重個人榮譽。阿喀琉斯的憤怒體現的是集體主義的英雄意識同新興的貴族強權的矛盾,以及英雄主義將成為過去的時代的矛盾。阿喀琉斯是一個 過時的英雄 ,他的性格的核心仍然是集體主義和英雄主義。四、赫克托爾的形象第四節(jié) 《俄狄浦斯王》一、歷史上對俄狄浦斯悲劇的兩種解讀1.在弗洛伊德的批評出現之前,批評家大多把索福克勒斯的這出悲劇稱為命運悲劇,把《俄狄浦斯王》的主題概括為個人意志和行為與命運的沖突。2.俄狄浦斯情結是解讀《俄狄浦斯王》的另一種主要方法。二、《俄狄浦斯王》在本質上是一出倫理慘?。ㄖ攸c)1.如果運用文學倫理學批評解讀這出悲劇,可以發(fā)現,《俄狄浦斯王》在本質上只是一出倫理慘劇,源于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倫理禁忌和俄狄浦斯不斷強化的倫理意識。2.俄狄浦斯的倫理意識的核心是倫理禁忌,而在悲劇中倫理禁忌就是亂倫禁忌,由殺父和娶母兩種禁忌構成。3.俄狄浦斯是一個古代社會正常倫理秩序和道德關系的維護者的形象。4.俄狄浦斯的悲劇是人類在倫理道德建設進程中付出的代價,反映了古代希臘人的倫理觀念的演變過程。第五節(jié) 為什么 言必稱希臘 ?一、希臘文明一定是比較優(yōu)秀的二、古代跟現代構成一種反差三、希臘文化刺激四、希臘人純潔、純情,是自然主義者五、向上、進取、理想觀念,守紀律六、古代希臘人的東西難弄希臘文化(含文學)的地位與影響1.古代的希臘和羅馬奠定了西方文明的詩性和理性兩種元素。2.希臘還奠定了一個東西叫世俗主義。3.還有一個貢獻是希臘人發(fā)展了人文主義,人文色彩很重。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什么叫神話?神話是怎樣產生的?2.請介紹一則與奧運會有關的古希臘神話傳說。3.馬克思、恩格斯為什么說希臘神話 具有永久的魅力 ?4.為什么說 希臘神話不僅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 ?5.阿喀琉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6.荷馬史詩有何價值?7.為什么說《俄狄浦斯王》在本質上是一出倫理慘劇?8.為什么 言必稱希臘 ?第二章 古代希伯來文學通過《舊約》對西方文化影響最大的東方文學第一節(jié) 古代希伯來歷史文化一、古代希伯來的復雜歷史與猶太民族的特點流浪的民族 , 宗教的民族 , 智慧的民族 。錢:一言難盡的 猶太神話 。二、猶太教: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三、古希伯來民族的美學思想與藝術表現第二節(jié) 《舊約》:古代希伯來文學代表一、古代希伯來文學主要內容二、《塔木德》三、《舊約》(39卷)(一)《舊約》的結構及基本內容(四分法)(二)《創(chuàng)世記》中三個著名的神話故事:上帝造人,伊甸樂園,洪水方舟(三)《出埃及記》:民族英雄史詩性的作品摩西:民族英雄、圣哲、猶太歷史上第一位先知,猶太教創(chuàng)始人(四)英雄故事:力士參孫(五)抒情詩 1.《詩篇》 2.《耶利米哀歌》 3.《雅歌》(六)哲理詩 1.《約伯記》 2.《傳道書》 3.《箴言》四、《舊約》對后世的影響(重點)1.《舊約》中的宗教思想對后世歐洲作家的思想及其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但丁、莎士比亞、歌德等。2.《舊約》中平等、博愛、同情弱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 19 世紀人道主義思想的形成。3.《舊約》對歐洲文學中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形成,起了一定的借鑒作用。4.《舊約》中的情節(jié)、人物、典故等,是后世歐洲作家和藝術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寶庫。第三節(jié) 兩希 文學之文化內核的異質與互補一、古希臘 羅馬文學與人的自然原欲(世俗人本意識)重視個體的人的價值的實現,強調人在自己的對立物(自然與社會)面前的主觀能動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導下的自由,肯定人 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臘文化的本質特征,也是西方古典人本主義的原始形態(tài)。個體生命意志與欲望的放縱,表現得最為突出的是古希臘神話和史詩中關于 愛欲 的描寫。古希臘 羅馬文化的理性精神,主要體現在對人智的崇尚上。古羅馬文化擁有更強的理性精神。二、希伯來 基督教文學與人的理性本質(宗教人本意識)1.希伯來人強調人對上帝的服從,尊重精神與靈魂,主張人的理性抑制原始欲望,輕視人的現世生命價值與意義,重來世天國的幸福與永恒。這是一種重靈魂、重來世、群體本位的文化。2.摩西的豐功偉績,儼然是上帝的神力在他身上的顯現。3.希伯來 基督教文學中表現的對上帝的崇拜,一方面表現出人對人性本質之追尋趨于理性的和精神的境界,這是人對自身理解上的一種進步與升華。另一方面,對上帝的崇拜又表現了人對自身之原始生命力和個體生命價值的一種壓制,是人的主體性的一種萎縮,是對古希臘 羅馬式的世俗人本意識的一種排斥。三、 兩希 傳統(tǒng)的對立與互補1.古希臘 羅馬文化與希伯來 基督教文化,各自以人性中的原欲與理性為基點,從而相互間存在著對立關系。古希臘 羅馬文化中被張揚的人之原欲,恰恰是希伯來 基督教文化中被極力限制的人之 原罪 。2.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始終要求人在無窮的原欲與高貴的理性之間保持和諧與平衡,個體發(fā)展的欲求要合乎人類整體發(fā)展的普遍性制約,否則,必然帶來社會的混亂甚至人類的自我毀滅。四、從耶穌與普羅米修斯看 兩希 文學之異質與互補1.共同點 圣者,殉道者;富有自我犧牲和獻身精神。2.普羅米修斯常常被人們闡釋為反專制暴政的象征。他的反抗發(fā)自個人的意志,是一種自覺的行為,顯示出人的精神之獨立與主題性,體現出希臘式的自由精神。3.耶穌言行的力量源泉似乎都來自于上帝,在精神實質上,他是上帝意志的傳達者,是最接近上帝的人。作為人,耶穌的形象因此喪失了獨立性和主體性。4.普羅米修斯式對人類的關懷是現實性和世俗性的,耶穌式對人類的關懷是終極性和超驗性的。這是兩種異質文化價值觀念對人的現實生命的雙向認同。因為,無論是現實關懷還是終極關懷,都是合人性、合人道的。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逐出伊甸樂園 力士參孫2.簡答:《雅歌》表現的愛情有什么樣的顯著特點?3.簡答:《舊約》對后世的影響4.簡答: 兩希 傳統(tǒng)的對立與互補5.論述:從耶穌與普羅米修斯看 兩希 文學之異質與互補第三章 但丁與《神曲》一、中世紀歐洲歷史文化概況1.中世紀的概念:歐洲封建社會(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時期,史稱 中世紀 (Middle Ages)。2.歐洲封建社會的特征:政教合一,基督教教會成為封建統(tǒng)治的主要支柱。(知識點)基本教義:神權至上,禁欲主義,來世思想。宣揚人類犯有 原罪 ,應拋棄現世的一切享受和欲望,順從上帝的安排,仁慈、寬恕、忍讓、博愛、以德報怨,以此求得來世進入天堂。3.中世紀文學的歷史背景二、中世紀歐洲文學的內容、特征和影響1.中世紀文學的內容2.中世紀文學的思想特點3.中世紀歐洲文學藝術特征4.中世紀歐洲文學的地位三、基督教文學1.中世紀基督教文學的內容2.基督教文學的特點(知識點):多采用夢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性、象征性的表現手法,并將這些藝術形式和手法發(fā)展到成熟階段。3.代表作品:奧古斯?。?54-430)《懺悔錄》4.中世紀基督教文學的意義和影響四、但丁生平和著作恩格斯:但丁 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知識點)1.受業(yè)于拉蒂尼 2.愛戀貝阿特麗采(貝亞德)3.早期文學創(chuàng)作 :《新生》(1292-1293) 4.研究哲學、神學。5.參與政治 兩黨之爭遭流放 6.三部理論著作 7.創(chuàng)作《神曲》五、中世紀文學的扛鼎之作 《神曲》(一)經典地位(二)創(chuàng)作動機和命名(三)主要內容與主題 自我完善、探索真理(四)《神曲》思想的二重性(重點)它具有濃厚的神學思想,充滿懲惡揚善的說教。但表現了對當時宗教、政治和道德倫理等問題與中古傳統(tǒng)觀念不同的看法,閃現著新時代人文主義的曙光。1.《神曲》憤怒揭露教會罪惡,但并不否定宗教和基督教教義,其構思和內容都受到了基督教觀點的支配;2.《神曲》表達了但丁渴望意大利和平統(tǒng)一的愿望,但他又把統(tǒng)一國家的愿望寄托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身上;3.《神曲》肯定人和人的價值,但這里的人必須在信仰和神學的指引下才能到達真理和至善的境界;4.《神曲》對古希臘羅馬杰出的詩人和學者表達崇敬之情,肯定世俗的古希臘羅馬的燦爛文化,但又極力宣揚出世的基督教文化。(五)《神曲》藝術特色(知識點)1.采用中世紀盛行的夢幻、象征手法反映現實生活;宏大、嚴整的藝術結構既是中世紀神權思想在藝術上的反映,又與莊嚴、肅穆的古代藝術如出一轍。2.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寫大多簡略模糊,又不乏用近代文學的現實主義手法寫成的卓越篇章。3.在用意大利俗語寫作的同時,又帶有中世紀語言的煩瑣、晦澀等弊端。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歐洲中世紀的社會性質和歷史特點是什么?2.但丁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什么?3.如何理解《神曲》思想內容的兩重性?4.簡答:但丁寫《神曲》的目的是什么?5.如何理解《神曲》藝術觀的兩重性?第四章 人文主義與塞萬提斯一、文藝復興1.文藝復興(重點) 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7世紀初,歐洲新興資產階級思想家在復興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口號下,掀起的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解放運動。目的是摧毀以 神 為中心的封建意識形態(tài),建立以 人 為中心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新思想、新文化。它對歐洲乃至人類社會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其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新生:人文主義和人的復興3.文藝復興運動的社會基礎資本主義在歐洲的出現為先決條件;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帶來了社會心態(tài)、價值觀的變化;古希臘羅馬文化被重新發(fā)現;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推波助瀾;二、人文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資產階級思想體系1.人文主義(重點) 人文主義專指文藝復興運動時期反教會、反封建的新興資產階級世界觀,是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主流思潮,是新興資產階級用來和封建階級作斗爭的思想武器,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2.人文主義的主張(重點):提倡人性,反對神性;提倡 人權 ,反對 神權 。主張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宣揚理性和科學,反對蒙昧主義和神秘主義;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3.人文主義的影響:人文主義破除了教會的精神桎梏,解放了思想,為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其思想基礎是個人主義和人性論。三、塞萬提斯生平1.塞萬提斯(1547─1616) 2.塞萬提斯創(chuàng)作四、《堂吉訶德》1.基本情節(jié) 2.創(chuàng)作意圖3.唐吉訶德形象(重點):世界文學史上具有豐富內涵的不朽藝術典型。一個不合時宜的、可笑的騎士。在他的荒唐行為中體現出勇敢無畏的斗爭精神,在他的滑稽可笑中隱含著崇高與偉大,是一個勇敢而崇高的戰(zhàn)士。知識淵博的學者,一個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智者。性格的核心是精神的崇高偉大與行為的滑稽可笑的奇妙結合。形象的喜劇性與悲劇性的結合。喜劇人物,包含悲劇因素,令人欽佩和同情。形象的悲劇性與真、善發(fā)生了錯位。堂吉訶德形象的復雜性,反映了作家世界觀的矛盾、人文主義理想與社會現實的矛盾。(2)桑丘:西班牙農民的典型形象。(知識點)純樸善良、光明磊落,狹隘自私、膽小怕事。性格變化:聰明能干、大公無私,忠于職守的改革家。就任海島總督: 好人我會保護,壞人決不寬容 ,人文主義者懲惡揚善的政治主張。斷案如神,執(zhí)法如山。4.藝術成就體裁結構和情節(jié)組織:集騎士傳奇和流浪漢小說長處為一體。中心線索: 游俠史 ,戲擬騎士傳奇。人物塑造:矛盾對照手法。語言:西班牙民間俗語和諺語,生動形象,意蘊深刻。5.地位和影響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文藝復興 人文主義2.簡答:堂吉訶德形象的特征及其意義?3.簡答:桑丘形象的特征及其意義?第五章 威廉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與 莎士比亞化一、十四-十七世紀的英國社會狀況1.資本主義萌芽與 圈地運動2.伊麗莎白女王執(zhí)政時期(1558-1603):王權統(tǒng)治的全盛時代(知識點)3.人文主義破除了教會的精神桎梏,解放了思想,為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其思想基礎是個人主義和人性論。二、莎士比亞的生平(1564-1616)伊麗莎白和詹姆斯一世在位時期三、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一)無韻體詩劇37部、長詩2首、14行詩154首(知識點)。(二)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分期(三)早期創(chuàng)作中的詩歌(四)歷史劇福斯塔夫式背景 (重點)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亞在《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和《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劇中塑造的破落騎士典型。通過他的行動和沖突 介紹那時五光十色的平民社會 。恩格斯從福斯塔夫的社會交往中,發(fā)現莎士比亞戲劇反映現實生活既廣闊又深刻的特點,把它形象地概括為描寫了一幅 福斯塔夫式背景 。(五)喜劇代表作:《威尼斯商人》(1596) 吝嗇鬼夏洛克(知識點)(六)悲劇以《哈姆萊特》(1601)、《奧賽羅》(1604)、《李爾王》(1606)、《麥克白》(1606)最具代表性,被公認為莎士比亞的 四大悲劇 。(知識點)(七)傳奇劇四、《哈姆雷特》分析(一)悲劇的歷史來源(二)悲劇的情節(jié)梗概(三)哈姆雷特形象分析(重點)1.傳統(tǒng)教材觀點:哈姆萊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象。(重點)1)哈姆萊特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 巨人 的思想品格和個性特質2)憂郁 哈姆萊特性格的的基本特征3)猶豫不決,行動延宕:哈姆萊特說 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 這說明在 做什么 的問題上,他是明確的,只是在 怎樣做 的問題上感到茫然。他看到了一個偉大的目標,并自覺地擔負著實現這一目標的重任,又不知道如何去行動,這就是哈姆萊特猶豫的原因所在。黑格爾: 他所猶豫的不是應該做什么,而是應該怎樣做。4)哈姆萊特悲劇的實質:客觀上,是由于當時反動勢力的過于強大;主觀上人文主義者哈姆萊特的思想本身存在著時代的局限性??傊?,哈姆萊特的悲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代人文主義者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2.怎樣看待哈姆萊特的憂郁?(重點)憂郁不是哈姆萊特的天性,而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理想破滅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不僅使哈姆雷特憂郁,也使他變得更加清醒、深沉,增強了他的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哈姆萊特的憂郁有深刻的社會原因,那就是在復仇的過程中他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已不單是為父報仇,而是要重整乾坤。在重整乾坤的偉大目標前,哈姆萊特想要行動,但又不知如何行動,這就造成了他行動的拖延。哈姆萊特的憂郁的另一個原因是惡勢力過于強大,而時代與人文主義的局限性又決定他不可能去依靠群眾、發(fā)動群眾,因此只能孤軍奮戰(zhàn),最后終于被惡勢力吞沒。哈姆萊特的悲劇已不僅是個人的悲劇,而是人文主義者和整個時代的悲劇。3.哈姆萊特 行為延宕 問題及學術界的代表性闡釋(拓展)柯勒律治等人認為:哈姆萊特的思辨能力大于實際行動能力,妨礙其行動。沉浸在抽象思維,憂思傷懷的情緒中,思慮過重,審慎多度:對復仇念頭的推敲玩味。取代了對復仇的具體實施。歌德:責任大于能力。一個偉大的事業(yè),負在一個不能勝任的人身上。這個重擔他既不能掮起,又不能放下。終于被其毀滅了。叔本華:用悲觀主義哲學來解釋。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滿足后又有新的欲望,永遠不能滿足,欲望帶來的痛苦也是不可解脫的,生存、欲望、痛苦是人生解不脫的鎖鏈。哈就在其中掙扎,他預先感到復仇也是一樣空虛,因而失去了行動的動力。弗洛伊德:用俄底浦斯情結(戀母情結)來解釋,他的學生作了發(fā)揮。由于戀母情結。哈自己的潛意識中也有殺父娶母的沖動,他潛意識中想做的事情被叔父做了。如果他殺死叔父,仿佛就是殺死他自己,所以猶豫徘徊。延宕行動。聶珍釗:如果從倫理角度解釋哈姆雷特的猶豫和延宕,我們可能會感到,哈姆雷特在他實施復仇的過程中,他遭遇到了他無法逾越的倫理問題,即倫理禁忌。他的所有問題,都同倫理禁忌聯(lián)系在一起。倫理禁忌是阻礙哈姆雷特復仇和導致他猶豫不決的根本原因。在哈姆雷特復仇過程中,倫理禁忌具體表現為三個倫理結(ethical knots)。而且,這三個倫理結基本上是哈姆雷特無法解開的死結。1)哈姆雷特的倫理環(huán)境之變2)三個倫理結:弒父倫理結;弒君倫理結;弒母倫理結。3)弒父和弒君:哈姆雷特的猶豫和延宕4)弒母:哈姆雷特猶豫和延宕5)王后之死與倫理結的解決五、 莎士比亞化 莎士比亞的戲劇藝術(重點)莎士比亞化 (重點) 指莎士比亞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即要求作家從現實生活出發(fā),通過生動豐富的情節(jié)、優(yōu)美的語言、塑造性格鮮明的典型人物,用形象化的藝術來描繪和再現現實生活,表現時代精神。這一術語是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來的。1.社會背景描寫的廣度和深度描繪具有時代特征的典型環(huán)境。 福斯塔夫式背景2.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豐富性:通過多線索的情節(jié)結構,豐富的戲劇場面,寫出了人物活動的社會背景,烘托了悲劇氣氛。三條情節(jié)線索以哈姆雷特的復仇為主線,以雷歐提斯和福丁布拉斯的復仇為副線,交替發(fā)展,但又主次分明,起伏跌宕,顯示出情節(jié)的生動性與豐富性。3.人物形象的鮮明、復雜、個性化:在內外兩重矛盾的沖突中,著重通過人物的內心沖突,顯示主人公性格的復雜性及其發(fā)展演變的過程。4.語言的豐富性、生動性與個性化:充分發(fā)揮獨白對展示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的作用;戲劇語言生動形象,主人公的語言豐富多變。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福斯塔夫式背景 、 莎士比亞化2.簡答:你怎樣看待《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形象?3.簡答:莎士比亞的 四大悲劇 是哪些?各個悲劇的主要特點是什么?4.簡答:你如何理解哈姆雷特的憂郁?5.簡答:你如何理解哈姆雷特的延宕?6.論述:哈姆雷特是一個什么樣的藝術形象?7.論述:結合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闡述 莎士比亞化 。第六章 古典主義與莫里哀一、生平和創(chuàng)作二、《吝嗇鬼》1、五幕散文體喜劇,李健吾譯。又譯為《慳吝人》。2、阿爾巴貢(阿巴公) 高利貸商人,吝嗇鬼。3、發(fā)現一萬金幣被偷走后的獨白。三、《偽君子》(一)《偽君子》的內容和思想意義深刻地揭露了教會勢力的欺騙性與虛偽性。(二)《偽君子》的人物形象分析1、答爾丟夫(達爾杜弗)性格基本特征:偽善,表里不一。狡黠,兇殘。體現教會的欺騙性與虛偽性。他披著宗教信士的外衣,混入一個富有的資產者家庭中,卻企圖勾引主人奧爾恭的年輕妻子,并霸占他的財產。他的敗德惡行反映了當時的 圣體會 勢力的猖獗,天主教反動勢力企圖把魔爪伸向上層資產階級。2、奧爾恭:支持王權的富商,家長作風,剛愎自用,十分輕信,最后在事實面前才幡然悔悟。3、桃麗娜:反對封建道德、揭露宗教偽善的主要人物。(四)《偽君子》的藝術特點1、成功的間接描寫2、結構精巧,情節(jié)曲折,層次分明3、人物塑造集中夸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4、強烈的對比手法5、靈活運用古典主義戲劇手法,大膽吸收民間鬧劇表現手法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阿爾巴貢(阿巴公)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2.簡答:你如何理解阿爾巴貢(阿巴公)發(fā)現一萬金幣被偷走后的獨白?3.簡答:《偽君子》的思想意義何在?4.簡答:為什么歌德說《偽君子》的開場是 現存最偉大的最好的開場 ?5.論述:答爾丟夫(達爾杜弗)是一個什么樣的藝術形象?6.論述:《偽君子》具有什么藝術特點?第七章 啟蒙主義與歌德一、歌德生活的德國時代背景1. 神圣羅馬帝國2.1618-1648年發(fā)生的三十年戰(zhàn)爭3.普魯士對抗法、俄、奧、瑞典、薩克森五國聯(lián)盟軍隊。二、歌德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概況1.1749年,出身于法蘭克福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2.狂飆突進時期(1771-1775)狂飆突進運動 (知識點) 18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中期發(fā)生在德國的一次全國性資產階級文學革命運動,因克林格爾的劇本《狂飆突進》而得名。它充分肯定個人的地位和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崇尚感情,肯定自然,推崇天才,帶有狂熱的個人主義傾向和反叛精神,在反封建和強調文學的民族性方面產生了強烈的影響。赫爾德是運動的精神領袖,青年歌德和席勒是主要作家,代表作品是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席勒的《陰謀與愛情》。3.《少年維特之煩惱》維特與綠蒂之間的三大阻隔:a、封建的婚姻制度。b、金錢和門第的差距。c、維特自身軟弱的性格。 維特熱 。維特形象的社會價值(重點) 維特是一個具有強烈反抗意識的18世紀德國進步青年的形象。維特的性格是德國社會造成的,他以孤傲來對抗丑惡的現實,以逃避的方式來反抗現實的沉悶和鄙陋。他的反抗顯得無力,他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維特的形象感染了世界各國不同時代的同病相憐的青年。3.魏瑪時期(1775-1794)4. 十年合作 時期(1794-1805)5.席勒逝世后的晚年歌德(1805 1832)三、《浮士德》分析1.來源2.情節(jié)(思想內容)(知識點)1)書齋生活 知識悲劇2)愛情生活 愛情悲劇3)從政生活 政治悲劇4)追求古典藝術 藝術悲劇3.浮士德的形象(重點) 浮士德是一個象征性形象。一個渴望擺脫蒙昧、獲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寫照,他身上概括了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初資產階級的精神特點。浮士德的一生經歷了五個階段的人生悲劇。學者生活階段 知識的悲劇,愛情生活階段 愛情的悲劇,政治生活階段 政治的悲劇,藝術生活階段 美的追求(藝術的悲?。聵I(yè)生活階段 事業(yè)的悲劇 。普通人類的代表,具有鮮明的兩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驅使,常常沉迷于現實的誘惑;另一方面,他又一次次勇敢地超越了自我,不斷走向新生活。這種 靈 與 肉 、 善 與 惡 的矛盾,體現了歌德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類自身的復雜性,以及人類探求真理的艱巨性。4.梅菲斯特的形象(知識點)①浮士德的對立面,虛無主義者, 惡 的代表。②梅菲斯特主觀作惡,客觀造善。③以冷靜的頭腦和獨特的視角鞭撻社會的邪惡和人的弱點,激發(fā)人們更加努力。④體現作者的辯證法思想。惡的力量,能成為激勵人們前進的動力。人類正是在矛盾斗爭中不斷進取的。5.浮士德精神(重點) 永不滿足、不斷追求、努力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就是浮士德精神。它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肯定人生,投身實踐的創(chuàng)造精神;二是否定錯誤,解剖自我的批判精神;三是追求理想,自強不息的探索精神。這種精神正是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積極進取精神的詩化。6. 浮士德難題 :怎樣使個人欲望的自由發(fā)展,同社會道德原則協(xié)調一致。7.藝術特點: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實現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巧妙結合。在戲劇結構上,不受劇情的特殊要求和舞臺演出的局限,始終把表現人物作為結構的中心。辯證的、矛盾對比的形象塑造手法。風格的多樣化。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狂飆突進運動 維特熱 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難題2.簡答:維特與綠蒂之間的悲劇是如何產生的?3.簡答:你如何理解上帝和魔鬼梅菲斯特的爭論和賭賽?4.簡答:《浮士德》的思想意義何在?5.簡答:梅菲斯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6.論述:如何理解浮士德悲劇的五個階段?7.論述:浮士德是一個什么樣的藝術形象?8.論述:《浮士德》的藝術特點有哪些?9.簡答:歌德在藝術上的成就。第八章 浪漫主義與雨果一、浪漫主義文學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二、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重點)1.表現主觀理想,抒發(fā)強烈感情2.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3.贊美大自然,抒發(fā)作家對大自然的美好感受4.重視民間文學三、雨果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1827年,雨果發(fā)表《 克倫威爾 序言》,這是浪漫主義的宣言書。1830年,戲劇《歐那尼》正式上演。浪漫派宣告勝利。(知識點)四、《巴黎圣母院》1.背景:15世紀的巴黎2.主要人物愛斯梅拉爾達形象(重點) 作者理想中 美 的化身。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姑娘,有美的外貌、美的心靈。純潔善良、寬厚正直的吉卜賽姑娘,她面對克洛德的淫威寧死不屈,敢于給烈日下遭受皮鞭抽打的加西莫多送去一壇解渴的泉水。集真、善、美為一體的光輝形象。伽西莫多是作者理想中 惡 的化身(外表令人恐怖、滑稽)。作者根據 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yōu)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惡與善并存 的美學原則創(chuàng)造的人物形象。他雖然貌丑,但內心卻無比善良。愛斯梅拉達的一口清涼泉水,使他第一次感受到人間溫暖,從而喚醒了內心深處判別美丑的本能,激起了善行的激情。(知識點)克洛德 孚羅洛:副主教,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他道貌岸然,內心陰險毒辣。他虛偽、陰險、歹毒,企圖占有而不得時,便實施毀滅,是惡的代表。然而,作者沒有對他作簡單處理??寺宓虏⒉皇翘焐膼喝?,是教規(guī)逐漸使他的人性異化。宗教的侵蝕使他無法正常地愛,一旦目的不能達到,妒忌就變?yōu)榭膳碌钠群Α?.《巴黎圣母院》現實意義通過善良而無辜者的悲慘遭遇,揭露封建統(tǒng)治者殘害人民的罪行,歌頌下層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和斗爭精神,對他們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同情,顯示了反封建、反教會的主題。4.《巴黎圣母院》藝術成就(重點)1)對照原則的運用。(重點)愛絲梅哈達 克洛德 孚羅洛(惡)(真善美) 加西莫多(丑)弗比斯(假)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yōu)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惡與善并存,黑暗與光明相共。 把陰影摻入光明,讓粗俗結合崇高而又不使它們相混; 滑稽丑怪作為崇高優(yōu)美的配角和對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給予藝術的最豐富的源泉。多層次、多序列的矛盾對照格局:情節(jié)內容的對比,環(huán)境與人物的對比,人物之間的對比,同一個人物自身的對比。對照方法人物自身(外表,內心):伽西莫多、克洛德。人物之間:伽西莫多、克洛德。兩個階級、兩種朝廷:路易十一、平民王國。2)想象豐富,情節(jié)離奇,人物非凡,運用了夸張、巧合等浪漫主義手法。3)貫穿著一股強烈的浪漫主義激情。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對照原則2.聯(lián)系作品談談浪漫主義的主要特征。3.分析《巴黎圣母院》的三個主要人物形象。4.《巴黎圣母院》藝術成就5.從雨果的創(chuàng)作思考他的人道主義世界觀的兩重性。第九章 現實主義與司湯達一、現實主義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現實主義從古希臘神話時代起即已存在;作為一種文學思潮,則興起于19世紀30年代,發(fā)源地是法國。社會基礎:資本主義的徹底勝利,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化;社會風氣、思想意識隨之轉變??茖W、哲學基礎:自然科學的巨大成就、唯物主義哲學的發(fā)展、空想社會主義的傳播。文學基礎:是以前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tǒng), 特別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和啟蒙主義文學的繼承和發(fā)展;也吸收了浪漫主義作家的寫作經驗。二、歐美現實主義的基本特征(重點)1.客觀性:真實地描繪客觀現實,努力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2.典型性: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3.批判性:對社會罪惡的強烈批判精神。三、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 司湯達(一)《紅與黑》標題的含義(知識點)1. 紅 象征熱血和革命, 黑 是教士穿的黑袍,象征教會的陰謀和黑暗。2. 紅 象征熱情, 黑 象征陰謀。3. 紅 象征鮮紅的血, 黑 指帶孝的黑衣服。4. 紅 象征拿破侖時期軍官的紅軍裝, 黑 象征復辟時期教士的黑袍。5. 紅 指士兵, 黑 指教士,不是對立的,而是平行的;之所以不同,是因為時過境遷,歷史環(huán)境變了。(郭宏安:《紅與黑》 在清華大學講座)(二)《紅與黑》的思想內容(知識點)1.小說表現了法國波旁王朝復辟后,復辟勢力的猖獗。2.描寫人們之間冷酷的金錢關系,反映資產階級憑借經濟實力與封建貴族爭權奪利的斗爭。3.指出波旁王朝雖然復辟了,但法國大革命的原則已經深入人心。4.通過于連的形象深刻地思考在不平等的社會里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引導讀者思索,個體在不平等的社會里,該如何生存和發(fā)展這一帶有哲學深度的普遍問題。(三)于連的人物形象( 重點)于連是法國復辟時期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個人奮斗、個人反抗的典型。他的悲劇是一個出身低微的平民青年,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才能無從發(fā)揮、理想不能實現的悲劇,即時代的悲劇、社會的悲劇。于連是個性格復雜的人物,他的性格不是固定的,他經歷了反抗 妥協(xié) 反抗這樣的變化。他是一個自尊、自愛、勇敢、真誠而有自卑、怯懦、虛偽的矛盾統(tǒng)一體,他既充滿激情而又冷靜,既要確立自主,又時時表現出屈從和依附。但反抗和叛逆是其性格的主導方面。于連的悲劇也是他自身性格造成的悲劇。于連的悲劇告訴我們,在復辟時期,一個有進取心的貧民青年試圖通過個人奮斗躋身上流社會,卻又不愿意厚顏無恥地討好主子,喪盡天良地利用他人的鮮血來染紅自己的肩章,最終只能成為上流社會的 局外人 。他的悲劇表明拿破侖時代英雄理想的破滅。(四)《紅與黑》的藝術特征(重點)1.精巧嚴整的情節(jié)結構。2.獨特深刻的心理描寫。(應與托爾斯泰的 心靈辯證法 比較)(重點)司湯達的心理描寫主要采用心理分析和內心獨白兩種手法,而且還深入到人物的潛意識、無意識之中。3.清晰自然的藝術風格。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于連是個什么樣的人物?3.《紅與黑》是一部愛情小說還是一部政治小說?4.分析《紅與黑》的藝術特征。第十章 巴爾扎克與《高老頭》一、生平和創(chuàng)作1、《人間喜劇》是巴爾扎克1829-1848所寫的多卷集現實主義小說的總稱。2、《人間喜劇》的思想內容3、《人間喜劇》的主要人物形象二、《高老頭》分析(一)《高老頭》之故事梗概和思想意義(知識點)1、第一條線索:退休面條商高里奧被兩個女兒錢財搜刮凈盡,凄慘死去。2、第二條線索:貴族青年拉斯蒂涅邁出向上爬的第一步。3、第三條線索:苦役監(jiān)逃犯伏脫冷的活動。4、第四條線索:鮑賽昂子爵夫人情場失意,退出上流社會。(二)《高老頭》在《人間喜劇》中的地位(三)《高老頭》的人物形象1、拉斯蒂涅形象:這是一個被資產階級所同化的貴族青年,是正在形成的資產階級野心家的典型形象。(重點)1)初到巴黎 攻讀法律的大學生家庭背景,讀書動機,對家里人的情感和態(tài)度,拒絕伏脫冷的謀財害命計劃2)拉斯蒂涅思想性格的定型過程主觀原因 主觀上想出人頭地,個人欲望與倫常道德經常矛盾,推動他;客觀的原因 物的環(huán)境的熏陶和刺激,與人的環(huán)境的感染和教育。A、物的環(huán)境:伏蓋公寓,鮑賽昂子爵府邸。B、人的環(huán)境 人生的三個導師(即 人生三課 )(重點)鮑賽昂夫人的指點;鮑賽昂夫人成為棄婦的遭遇伏脫冷的指點;伏脫冷的謀財害命計劃;伏脫冷的被捕高老頭被女兒拋棄、死在公寓的悲慘遭遇。這三次 人生大課 ,實際上都是在向拉斯蒂涅宣揚資產階級極端利己主義哲學。拉斯蒂涅在良心與野心、誠實與虛偽、愛情與情欲、善良與兇殘等等矛盾漩渦中苦苦掙扎。他在親眼目睹了伏脫冷被捕、鮑賽昂夫人被棄引退、特別是高老頭之死三幕驚心動魄的慘劇后,徹底領略了社會的冷酷。經過艱難的抉擇,他決心拋開一切道德觀念,走上資產階級野心家的道路。3)拉斯蒂涅的形象揭示了金錢對青年的腐蝕和貴族階級必然衰亡的歷史趨勢,具有典型意義。4)《高老頭》之后的拉斯蒂涅2、高里奧(高老頭)(知識點)高老頭是一個資產階級暴發(fā)戶在失去了金錢后被兩個女兒拋棄的悲劇人物形象,是一個具有偉大的 父愛 的典型代表。1)資產階級暴發(fā)戶的發(fā)家史 2) 父愛 的極端表現3)庸俗、卑下和兇狠、自私的本質 4)高老頭悲慘的結局 5) 父愛 的本質(四)《高老頭》的藝術成就(重點)1、典型環(huán)境的描寫精確細致2、典型人物生動鮮明,血肉豐滿。3、線索主次分明,結構謹嚴4、語言形象生動。三、巴爾扎克大大豐富和發(fā)展了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1.在理論上提出一系列現實主義的見解。2.善于從經濟關系去描寫人物。3.擅長性格化的對話,愛用夸張手法刻畫性格特征。4.作品不少都帶有濃厚的浪漫色彩。《高老頭》的藝術成就表明巴爾扎克的創(chuàng)作已達到成熟階段。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人間喜劇》 人物再現法2、簡答:你如何理解葛朗臺老頭?3、簡答:《高老頭》中的四條線索4、簡答:《高老頭》的思想意義何在?5、簡答:《高老頭》在藝術上的成就6、簡答:鮑賽昂夫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7、簡答:伏脫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8、論述:拉斯蒂涅是一個什么樣的藝術典型?9、論述:高里奧(高老頭)是一個什么樣的藝術典型?第十一章 狄更斯與《雙城記》一、查爾斯 狄更斯生平第一時期作品的基調是樂觀的。第二時期是狄更斯思想與創(chuàng)作逐漸成熟期,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認識和批判更加深刻。第三時期是狄更斯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二、狄更斯的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是狄更斯的成名作;《大衛(wèi) 科波菲爾》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也是作者最喜愛的作品;《荒涼山莊》深刻批判了當時英國的法律機器和法律制度;《艱難時世》是狄更斯唯一一部正面反映勞資矛盾的作品;《遠大前程》是一出理想破滅的悲劇。三、《雙城記》分析(一)《雙城記》情節(jié)和人物關系《雙城記》(1859)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以巴黎和倫敦作為故事的發(fā)生地。主要人物:梅尼特醫(yī)生、露西、代爾那、卡爾登、厄弗里蒙地侯爵、得伐石太太。(二)《雙城記》思想內容(重點)一部歷史小說,但處理的卻是現實問題,典型地體現了狄更斯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1.《雙城記》同情法國人民的苦難生活。2.同情法國大革命,描寫法國大革命的場面,探討大革命爆發(fā)的原因和必然性??隙ǚ▏蟾锩恼x性,卻反對革命暴力和大規(guī)模的群眾運動。3.揭露貴族階級兇殘暴虐的本質,譴責得伐石太太的粗野兇殘。4.展現人道主義仁愛精神,謳歌人道主義最高典型,極力宣揚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和道德感化。(三)《雙城記》藝術成就小說采用典型的多元整一結構,嚴謹有序。體現了狄更斯側重描寫感受世界的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成功地運用了對比、象征與懸念的藝術手法。幽默和諷刺詩狄更斯創(chuàng)作最重要的特色。群眾場面的描寫及敘述方法的靈活運用都很出色。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簡析《雙城記》的寫作目的和思想內容。2.簡析《雙城記》的藝術特色。3.論述從《雙城記》看狄更斯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第十二章 《簡 愛》與女性的自我實現一、夏洛蒂 勃朗特和她的家庭1、勃朗特:1816年4月21日-1855年5月。行三。2、英國北部的約克郡丘陵地區(qū)的老鎮(zhèn):霍沃思(Haworth)。3、小說《簡 愛》明顯帶有自傳的成分,夏洛蒂把自己的經歷和思想寫進了這部作品。二、敘述聲音中的 我 與小說背景1、弗吉尼亞 伍爾夫( Virginia Woolf )用一句話概括《簡 愛》的內容,就是: 我愛,我恨,我痛苦。2、第一人稱,有強烈的主觀色彩3、資產階級愛情婚姻觀念三、 灰姑娘情節(jié) 與小說主題1、小說《簡 愛》帶有自傳性,作者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得到的愛情和幸福,在小說中得以實現。2、寄人籬下的孤女,成年以后給一個貴族家庭做家庭女教師。灰姑娘的人生軌跡 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貧女變成一位紳士的妻子。3、《簡 愛》是一部愛情題材小說,述說一對門第、社會地位不同的男女沖破世俗藩籬追求平等愛情的故事。表現對傳統(tǒng)愛情婚姻觀的反叛,即打破封建社會的包辦婚姻傳統(tǒng)。四、簡 愛的形象(重點)(一)灰姑娘的處境1、開篇的場面。2、簡有三重的弱者身份(二)堅強的性格和反抗的精神1、簡這位灰姑娘最大的特點是,她自小是個旗幟鮮明的反抗者。2、寄人籬下的痛苦體驗,慈善學校的悲慘經歷,培養(yǎng)了簡堅強的性格和敢于反抗的精神。3、這些生活經歷,促使簡努力通過個人奮斗去爭取自尊、獨立,追求愛情和幸福。(三)爭取新生活、追求幸福的努力構成 自我實現 歷程的重要方面(四)不斷與自己對話、自我斗爭,認識自己的過程1、簡 愛不只是向往美滿的婚姻,或者謀求地位和境遇的改善,而是想通過一個 天路歷程 最終達到某種精神境界。2、簡 愛覺察到對羅切斯特的依戀,她就警告自己,開始和自己對話。3、對簡 愛來說, 自我實現 是一個不斷與自己對話、不斷自我斗爭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4、羅切斯特的瘋妻子伯莎(Bertha)的事情被揭露以后,簡 愛的內心沖突達到白熱化。(五)羅切斯特的變化(六)對 自我實現 的評價(重點)簡 愛爭取新生活、追求幸福的努力,構成其 自我實現 歷程的重要方面。這個歷程是簡 愛不斷與自己對話、自我斗爭,認識自己的過程。在小說《簡 愛》中,婚姻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個象征,它是人間天堂。簡 愛一直把它當作一個理想的目標,她追求這個目標的過程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完成,是具有一定 神性 的自我完成。這既是幸福的本質,也是幸福的前提。簡 愛 自我實現 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精神提升的過程、思想對話的過程。在小說中,宗教起了很大作用?!逗?愛》一書從一個角度表現了宗教在現代歐洲個人主義傳統(tǒng)中的作用。當代中國社會宣揚毫無制約的 自我實現 ,宣揚沒有節(jié)制的 瘋狂拼搏 ,實際上是可怕的。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 灰姑娘情節(jié)2、簡答:你如何理解簡 愛的 自我實現 ?3、論述:你如何理解簡 愛的藝術形象?第十三章 哈代與《德伯家的苔絲》一、生平和創(chuàng)作道路二、威塞克斯小說威塞克斯小說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家哈代所創(chuàng)作的一種小說類型。哈代在他這一系列小說中詳盡記敘了英國西南部農村社會的發(fā)展史,描寫了在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侵蝕下,依然保持著古老宗法傳統(tǒng)的 威塞克斯 地區(qū)從穩(wěn)定到動蕩、從繁榮到衰亡的歷史,表現了農民階級的理想與追求、痛苦與災難,揭示了在維多利亞盛世帷幕掩蓋下英國社會的深刻危機。三、《德伯家的苔絲》苔絲形象及悲劇命運(重點)1.苔絲是一個美麗純潔的農村女性形象,被侮辱、被損害但始終不向命運低頭屈服。她天生麗質,自然純樸,能夠容忍、寬容和敢于自我犧牲。2.她身上集中了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勤勞善良,心地純潔,感情真摯,性格剛強。3.苔絲的悲劇根源苔絲的毀滅不僅是她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社會環(huán)境所產生的悲劇。她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運安排的,因而總是用寬容和自我犧牲來對待種種不幸。被騙失身,她本是一個受害者,但她認為自己在丈夫面前是有罪的。哈代認為,人們在冷酷的現實面前無力擺脫命運的惡意作弄。苔絲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追求高尚的愛情而不斷掙扎,始終不能逃脫命運所帶來的不幸。四、女性解放之路(拓展)女權/女性主義運動、思潮興起。追求純潔、平等的兩性關系一直是女性內心最頑強的情結。1.不受羈于物質而追求高尚愛情和人文理想的女性簡 奧斯?。?775~1817)《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橐鲇^: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她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為締結理想婚姻的基石。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葉琳娜;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2.馬克思、恩格斯、魯迅的言論娜拉出走后走向何方?在那個社會娜拉能不能取得平等的地位?娜拉和易卜生并不知道。魯迅先生明確指出: 從事理上推想起來,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 (《娜拉走后怎樣》,《魯迅全集》第22卷,第269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指出: 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 因為, 男子在婚姻上的統(tǒng)治是他的經濟統(tǒng)治的簡單后果,它將自然地隨著后者的消失而消失。 魯迅先生也曾指出: 在家應該先獲得男女平均的分配。女性首先在經濟上取得獨立,才能談得上其他。婦女解放的關鍵必須以徹底推翻人剝削人的私有制度為前提。3.打破男性中心主義思想意識,消除性別歧視、雙重性道德標準。4.實行性解放、性自由,取消一切有關性的禁忌,婦女仍然不可能獲得徹底的解放。5.不斷地審視、反思與克服女性自身的負面與殘缺的東西。第十四章 俄蘇文學與普希金一、俄蘇社會歷史及文學發(fā)展概況二、俄蘇文學的基本特征三、普希金與《葉甫蓋尼 奧涅金》(重點)1.多余人(形象系列)(重點) 多余人是俄羅斯優(yōu)秀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他們聰明有教養(yǎng),厭惡庸俗的上流社會,想尋找一條有意義的生活道路,但不肯靠攏政府,又脫離勞動人民,結果一事無成,成為社會的多余人。代表人物有19世紀20年代普希金的奧涅金。普希金(1799-1837)被譽為 俄國文學之父 、 俄國詩歌的太陽 (高爾基)。2.《葉甫蓋尼 奧涅金》分析(重點)奧涅金形象分析(重點) 普希金詩體小說《葉甫蓋尼 奧涅金》中的奧涅金,是俄國貴族革命時期開始覺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1.他受到西歐民主思想的啟蒙,具有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思想,品格和氣質都高于周圍的貴族子弟。2.他沒有明確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現實社會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苦悶、彷徨、憂郁、痛苦對生活極端的冷漠。3.他希望改變現狀,但又不可能與社會決裂,所以他不會與社會反抗,對生活態(tài)度是消極的逃避。奧涅金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 多余人 典型。第十五章 列夫 托爾斯泰一、托爾斯泰的性格與創(chuàng)作(一)托爾斯泰成長經歷(二)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分期1.早期。自傳性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三個中篇:《童年》(尼古連卡)、《哥薩克》(奧列寧)、《一個地主的早晨》。(聶赫留朵夫)《琉森》(短篇小說)。 痛斥了資本主義社會文明的虛偽。2.中期?!稇?zhàn)爭與和平》(1863-1869):長篇歷史小說,史詩體小說?!栋材?卡列尼娜》(1873-1877):長篇小說。《懺悔錄》:世界觀轉變的標志。3.晚期?!稄突睢罚?889-1899)。二、《安娜 卡列尼娜》(重點)1、思想內容:小說以史詩性的筆調描寫了資本主義沖擊下的俄國社會生活和,展現了 一切都翻了個身,一切都剛剛開始安排 的轉型時代。2、安娜的形象分析(重點)安娜是一個堅定地追求新生活,具有個性解放特點的貴族婦女形象。她真誠、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強盛。在她對愛情自由的執(zhí)著追求中,表現出了她性格的正直、坦率、勇敢和心靈的高尚、精神境界的崇高,展示出有生命的、生機勃勃的東西對平庸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環(huán)境的頑強反抗。安娜的悲劇主要是當時封建傳統(tǒng)觀念和落后勢力造成的,是社會性的悲劇。安娜悲劇另一因素是渥倫斯基,以及安娜自身的性格矛盾。3、《安娜 卡列尼娜》的藝術魅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出色的心理描寫,人物的心理描寫是整個作品藝術描寫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點)首先,小說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運動、變化的過程,體現出 心靈辯證法 的主要特點。第二,小說善于通過描寫人物的外部特征來揭示其內心世界,一個笑言,一個眼神和動作,都成了傳達心靈世界的媒介。第三,小說通過內心話語的描寫直接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第四,《安娜 卡列尼娜》用有形和無形的方式使兩條主線聯(lián)結成自然而嚴整的拱形結構。(知識點)心靈辯證法(重點) 指托爾斯泰文學創(chuàng)作中描繪人物心理的一個手法。托爾斯泰善于通過描寫心理變化的過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變;他最感興趣的是這種心理過程本身,是這種過程的形態(tài)和規(guī)律,展示人物心理流動形態(tài)的多樣性與內在聯(lián)系。這就是車爾尼雪夫斯基評價托爾斯泰心理描寫技巧時所說的心靈辯證法。4、托爾斯泰主義 托爾斯泰世界觀轉變后,站在自由貴族立場上,幻想以改良主義來協(xié)調貴族與平民的關系。他改良社會的政治主張包括:不以暴力抗惡、道德的自我完善、博愛思想。這些是荒謬的,在實際生活中不起作用。三、《復活》(一)思想內容1.揭露沙皇官僚國家機器法庭、監(jiān)獄、法律反人民的本質;2.撕下官辦教會慈善的面紗;3.揭露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罪惡。(二)聶赫留朵夫形象聶赫留多夫是個 懺悔貴族 形象,是托爾斯泰自身形象的發(fā)展與總結。青年時期:他正直無私,充滿了理想,充滿了愛,熱愛生活,熱愛工作,對農民深表同情,出于真誠愛上喀秋莎。墮落時期:三年之后,出入上流社會,生活在軍隊中,被上流社會同化,過著腐朽糜爛的生活。誘奸喀秋莎,將她遺棄。動物的人在他身上戰(zhàn)勝了精神的人。貴族老爺時期:在優(yōu)厚的生活環(huán)境中,生活放蕩,揮霍無度,是一個十足的貴族老爺。懺悔貴族時期:法庭上他遇見瑪絲洛娃,受到極大的震撼,良心喚醒了他那尚未泯滅的精神的人。因此,在他身上精神的人和動物的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終于,精神的人重新占了上風。通過 心靈 的掃除,精神的人得以完全復活,最后成為一個 懺悔貴族 。(三)瑪絲洛娃形象農奴制的犧牲品,是受凌辱、受損害的典型形象。養(yǎng)女時期:吉普賽人和女奴的私生女,由地主把她作為養(yǎng)女養(yǎng)大,半是婢女半是小姐。天真善良,純潔美麗。被聶赫留多夫占有以后,她仍然懷著希望,認為聶赫留多夫還會愛著她,可是小火車站上相會的悲劇,完全吹滅了她幻想的泡影。從此,她再也不相信上帝,不相信善良,不相信任何人。妓女時期:被聶赫留多夫占有以后,認為聶赫留多夫愛著她,可是小火車站上相會的悲劇,使她再也不相信上帝,不相信善良,不相信任何人。被趕出家門后,孩子生下不久也夭折,最后淪為妓女。精神和肉體受到殘酷的折磨。犯人時期:旅店的仆役謀財害命并嫁禍于她,又因法官的誤判被關押和流放。在和犯人一起生活中,特別是在和一些政治犯的接觸中,她打開了眼界,并逐漸改掉了惡習。由此走上精神 復活 之路。懺悔時期:聶赫留多夫四次探監(jiān)打動了她,促使她反躬自省,開始原諒一切人,并重新愛上他。精神上得以復活,恢復了人的尊嚴,恢復了對生活的信心,最后嫁給了西蒙松,并開始了新生活。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心靈辯證法2.安娜 卡列尼娜形象分析。3.《安娜 卡列尼娜》藝術特點。4.列文形象分析。5.《復活》的思想意義。6.瑪絲洛娃形象分析。7.聶赫留朵夫形象分析。8.節(jié)選《安娜 卡列尼娜》段落,分析托爾斯泰的心靈辯證法藝術手法。第十六章 現代主義與卡夫卡二十世紀歐美文學:社會主義文學 肖洛霍夫;現實主義文學 海明威;現代主義文學 卡夫卡;后現代主義文學 加西亞 馬爾克斯。一、20世紀的歐美社會與文化總的特點:大動蕩,大分化。歐美主義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二、現代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重點) 19世紀末、20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西方各種反傳統(tǒng)文學流派的總稱。包括后期象征主義、表現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意識流小說等具體的文學現象和流派。現代主義文學是西方社會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和現代工業(yè)社會時期的產物,是動蕩不安的20世紀歐美社會時代精神的反映和再現。(一)現代主義文學產生和發(fā)展的社會歷史條件(二)現代主義文學的思想特征(三)現代主義文學的藝術特征(四)表現主義(知識點) 20世紀初產生于德國,而后蔓延到歐美各國,是一個具有廣泛影響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表現主義善于透過事物的外層表象,展現內在的本質,從人的外部行為揭示內在的靈魂;善于直接表現人物的內心體驗,展現內在的生命沖動。奧地利的卡夫卡、美國的奧尼爾等是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家。(五)意識流小說(知識點) 20世紀初期興起于西方,在20-30年代英、美、法等國形成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淡化情節(jié);大量的內心獨白和自由聯(lián)想;時空交錯和心理時間;象征暗示和對比聯(lián)想;語言使用上的創(chuàng)新和變異。代表人物有法國的普魯斯特、愛爾蘭的喬伊斯、英國的伍爾夫、美國的??思{。三、后現代主義文學后現代主義文學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出現在西方的一種主義文學流派、文藝思潮和文學現象,是西方社會進入后工業(yè)社會時代的產物。包括存在主義文學、荒誕派戲劇、新小說、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說、魔幻現實主義等。(知識點)(一)前現代主義、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二)存在主義哲學三原則(知識點)1.存在先于本質;2.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3.人是生而自由的,人人都可以自由選擇(三)魔幻現實主義(知識點)魔幻現實主義是20世紀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興盛起來的一種文學流派。在體裁上以小說為主,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于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創(chuàng)造出一種魔幻和現實融為一體、 魔幻 而不失其真實的獨特風格。從本質上說,魔幻現實主義所要表現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現實。 魔幻 只是手法,反映 現實 才是目的。以加西亞 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代表。(四)閱讀不再是一種消遣和享受,成為嚴肅的甚至痛苦的儀式四、卡夫卡的生平與性格(一)內心執(zhí)拗,外表謙和履歷平淡無奇,一生猶豫矛盾。 1.家庭 2.教育 3.情感經歷(二)經歷平常,感知強烈酷愛文學而又執(zhí)意焚稿,害怕孤獨而又擔心失去孤獨。1.邊緣人 2.異鄉(xiāng)人 3.孤獨者 4.不成功的人(三)[德]龔特爾 安德爾評價卡夫卡:作為猶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為不入幫會的猶太人,他在猶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為說德語的人,他不完全屬于奧地利人。作為勞動保險公司的職員,他不完全屬于資產者。作為資產者的兒子,他又不完全屬于勞動者。但他也不是公務員,因為他覺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來說,他也不是,因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 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還要陌生。(四)創(chuàng)作的內容 現代人的困惑 :異化;孤獨體驗;荒誕五、《變形記》分析(一)《變形記》情節(jié)情節(jié)的發(fā)展由兩條線索交互展開:格里高爾:變成甲蟲 成為累贅 絕望而死家里親人:驚慌、同情 逐漸憎恨 把他弄走(二)格里高爾變甲蟲后的心理變化1.格里高爾突然發(fā)現自己變成大甲蟲。他驚慌、憂郁,但還想為還清父債而苦干。忍辱負重。2.為家庭經濟狀況焦慮,自我責備。3.受重傷后,被親人厭棄而絕望、空洞,最終心態(tài)走向平和(三)格里高爾的人格形象一是掙錢養(yǎng)家,顯示他忠厚、善良而富有責任感的個性;一是爭取自由,還清父債而追求時來運轉,自由獨立。最終在無奈與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種超脫 死亡。格里高爾的悲劇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拜金主義對人性的異化,人之間的關系已經變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人已經喪失了主體性而被物化、被 非人化 。(四)為什么偏偏是甲蟲?馬克思對 異化 下的定義: 物對人的統(tǒng)治,死的勞動對活的勞動的統(tǒng)治,產品對生產者的統(tǒng)治。(五)主題探討:關于當代西方社會人的異化的寓言(重點)《變形記》的主題具有強烈的批判性。小說深刻地揭示了現代人的生存困境,即人在現代社會激烈的生存競爭壓力下,漸漸喪失了自我,以至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人與人之間日趨冷漠乃至走向冷酷。表現人對自己命運的無能為力,人失去自我就處于絕境。(六)獨特的藝術手法悖謬與怪誕;寓意性與多義性;夢幻性和神秘性;冷峻與客觀??ǚ蚩ㄊ?即指那些表現主人公在一種任人擺布、無法自主、錯綜復雜、似真似幻的境地中的虛幻感、孤獨感、災難感和無能為力感的作品。整體暗示象征的特征;以類型化、抽象化的模式塑造人物;用簡潔冷漠語言進行敘述。六、卡夫卡的影響(文學地位)與詹姆斯 喬伊斯、馬賽爾 普魯斯特齊名的現代主義文學奠基人?,F代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文學的先知一般的人物。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現代主義文學 表現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2.簡答:旅美英籍作家奧登說: 卡夫卡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你如何理解卡夫卡的性格?3.簡答:有人說,《變形記》的顯著特點是以總體荒誕、細節(jié)真實的方法來實現一種象征,那么請問,《變形記》象征著什么?4.論述:你如何理解《變形記》的主題?5.論述:以《變形記》為例,談談卡夫卡的創(chuàng)作特色。第十七章 海明威《永別了,武器》與海明威的男人哲學一、 壓力下的優(yōu)雅 從其生活看創(chuàng)作(一) 不是一個容易管教的孩子 男子漢性格傾向(二) 寫得流暢的最好途徑 記者生活與創(chuàng)作1917年,海明威在堪薩斯市《星報》做見習記者。堪薩斯市《星報》報社的新聞寫作程式和風格規(guī)定(重點):1)要用短句 2)要有明快的風格,要用動詞寫作3)事實真實可靠 4)要會用陳述句 5)行文流暢,從正面著筆(三) 我這一輩子見過不少戰(zhàn)爭 戰(zhàn)爭生活與創(chuàng)作(四) 享受生活,寫作生活 戶外運動與創(chuàng)作(五) 真正的創(chuàng)作來自愛情 愛情生活與創(chuàng)作(六)世界上最深刻地把握了死亡意識的現代作家二、 戰(zhàn)地春夢 《永別了,武器》(一)戰(zhàn)爭中的愛情 春夢1.偶然認識 2.愛怨叢生 3.拒絕與離別4.受傷與相見 5.生離與死別(二)愛情的背景 戰(zhàn)爭1.戰(zhàn)爭的殘酷2.亨利眼中的戰(zhàn)爭3.戰(zhàn)爭之于人意味著什么(三)描繪戰(zhàn)爭的視角 平視視角1.鳥瞰視角,上帝視角,全知全能視角:《戰(zhàn)爭與和平》。2.斯皮爾伯格《拯救大兵瑞恩》3.對我個人而言,戰(zhàn)爭是什么(四)海明威小說的對話(重點)1.運用對話展開情節(jié),刻劃人物2.人物情感錯位3.豐富的潛臺詞(五)亨利的形象亨利原來是一個誠實正直、充滿幻想的青年。由志愿申請上前線到厭惡戰(zhàn)爭、譴責戰(zhàn)爭,遠離軍隊而向往和平生活。促使他果斷采取反戰(zhàn)行動的是兩件事:一是他與卡薩玲的愛情。二是他被憲兵追捕。亨利跳進河里死里逃生,爬上火車后, 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義務職責也一同洗掉了。其實,我的義務,在憲兵伸手抓握的衣領時就已停止了 這已不是我的戰(zhàn)爭。 他 已經單獨媾和了 。亨利是世界大戰(zhàn)的反對者,又是消極的和平主義者。這是資產階級道德崩潰時期的 英雄 形象,也是 迷惘的一代 的典型。三、 大海的敘事詩 《老人與?!罚ㄒ唬┧枷雰热荩ǘ┥L醽喐缧蜗螅ㄈ┓此加矟h精神、硬漢子形象(四)象征意義四、 冰山原則 海明威的小說藝術(重點)(一)冰山原則(重點) 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提出的文學創(chuàng)作。冰山原則就是通過省略的方式,用簡潔的文字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并把作者自身的感受最大限度地隱藏在人物形象之中,使之含而不露,讓讀者通過人物形象的感受去解讀作品的思想意義。(二)簡約含蓄的藝術風格(重點)1.大量運用對話展開情節(jié),刻劃人物2.象征手法3.冷靜客觀地敘述4. 實 與 虛 的辯證關系(三)描寫藝術的繪畫感與電影藝術特征(四)對話和內心獨白極為精彩四、海明威的男人哲學1. 想一想哲學2. 退一步哲學3. 斗氣哲學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 冰山原則 硬漢子形象 男人哲學2.簡答:什么叫 冰山原則 ?它包括哪些內容?3.簡答:桑地亞哥與鯊魚搏斗的故事有什么象征意義?4.簡答:如何理解海明威的戶外運動愛好與其創(chuàng)作的關系?5.論述:《永別了,武器》的主人公亨利的形象。6.論述:從《永別了,武器》看海明威的藝術成就。7.節(jié)選《永別了,武器》段落,分析海明威小說的藝術風格。第十八章 馬爾克斯與《百年孤獨》一、魔幻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 二十世紀中期盛行于拉丁美洲的一個重要流派。這派作品從拉丁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中取材,在敘事和描寫中,往往使用或插入神奇、怪誕的人物和情節(jié),以及各種超自然現象,給人似是而非,若真若假的藝術感覺,因此被稱為 魔幻現實主義 。(一)思想內容取材于拉丁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抨擊軍事獨裁的統(tǒng)治和外國資本的掠奪,譴責大資本家、大莊園主的罪惡,反映了本大陸地區(qū)廣大人民的貧困和落后狀況,具有反帝、反霸、反殖、反封建的傾向,在現階段有它一定的進步意義。(二)藝術特色它采用多種方法將殘酷的現實與奇異的幻景結合起來。有時變現實為神話,有時變現實為夢幻,有時變現實為荒誕。廣泛地吸收了古代印第安的神話傳說,大量使用本民族的方言俗語,具有濃烈的地方色彩。(三)代表作家作品(危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總統(tǒng)先生》《玉米人》;(墨西哥)胡安 魯爾福:《佩德羅 帕拉莫》,(古巴)卡彭鐵爾:《這個世界的王國》;(哥倫比亞)加西亞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族長的沒落》、《格蘭德大媽的葬禮》;(秘魯)馬利奧 略薩:《城市與狗》。二、馬爾克斯主要創(chuàng)作簡介1、《格蘭德大媽的葬禮》格蘭德大媽女族長實際是美國勢力的化身。作品以一個荒誕的故事射影美國對拉丁美洲的掠奪和控制。2、《族長的沒落》尼卡諾是拉丁美洲獨裁者的藝術概括。三、《百年孤獨》分析(一)《百年孤獨》故事梗概長篇小說《百年孤獨》描寫布恩迪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奇色彩的坎坷命運,描繪了哥倫比亞農村小鎮(zhèn)馬孔多從荒蕪的沼澤中興起、發(fā)展、鼎盛到最后被一陣旋風卷走而完全消亡的一百多年的圖景。反映了19世紀初到20世紀上半葉哥倫比亞乃整個拉丁美洲近百年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馬孔多是哥倫比亞的縮影,也是整個拉丁美洲的縮影。(二)《百年孤獨》的思想認識價值《百年孤獨》展示了布恩蒂亞家族在馬孔多的六代人的生活經歷。通過六代人生活的描寫,廣闊地展現了百年間馬孔多鎮(zhèn)豐富的歷史內容。真實地描寫了貧窮、落后、與世隔絕、毫無出路的拉美農村生活的 孤獨 。全面深刻地提示了拉丁美洲近百年來 孤獨 的社會現實和造成這種現狀的深刻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原因,是一部當代拉丁美洲的百科全書。(三)《百年孤獨》題名的含義《百年孤獨》中的 百年 是指小鎮(zhèn)馬孔多從興建、發(fā)展、鼎盛到消亡的百年歷史,影射和濃縮了哥倫比亞乃至拉美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上半葉的歷史。布恩迪亞家族家庭成員共同的性格特征是孤獨。馬爾克斯從整個拉丁美洲的地緣政治學的立場出發(fā)來思考孤獨的主題。馬孔多是一個封閉的殖民地國家和地域的象征。帝國主義的入侵和掠奪,不僅沒有給他帶來現代文明,反而最終使之走向毀滅。但這種結局對拉丁美洲大陸的政治生命產生著一種政治警示的作用。對孤獨與死亡的抗爭構成了小說的真正的意圖。(四)《百年孤獨》藝術成就藝術構思上的魔幻性;一明一暗兩條線索,體現魔幻性;故事情節(jié)的魔幻性; 魔幻 式的象征; 魔幻 式的夸張;創(chuàng)造了新的時間觀念和表現方法。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名詞解釋: 魔幻現實主義2.簡答《百年孤獨》的思想認識價值。3.簡答《百年孤獨》題名的含義。4.如何理解《百年孤獨》的 孤獨 主題?5.分析《百年孤獨》藝術成就。第十九章 泰戈爾與《吉檀迦利》一、泰戈爾的生平印度詩圣 (1861 1941)。東方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大師,1913年。矛盾復雜的思想:愛國主義,宗教觀念,人道主義。二、泰戈爾的創(chuàng)作1、長篇小說《戈拉》、《小沙子》、《沉船》、《家庭與世界》。2、短篇小說:《河邊的臺階》控訴童婚制(知識點)。庫蘇姆7歲出嫁,9歲守寡,最后以身殉教?!犊Σ紶柸恕房Σ紶柹矫窭?,對異鄉(xiāng)小姑娘敏妮表現的愛。《莫哈瑪婭》(摩訶摩耶)。種族制度、包辦婚姻、寡婦殉夫制度。(知識點)3、詩歌:孟加拉原作音韻和諧、格律嚴謹?!讹w鳥集》哲理小詩?!秷@丁集》關于人生和愛情?!缎略录访鑼懨篮猛?。三、《吉檀迦利》1.《吉檀迦利》題名含義:孟加拉語 獻詩 、 歌德奉獻 之意。(知識點)2.《吉檀迦利》思想內容(重點)1)表現詩人日夜盼望與神相會、與神結合而達到合二為一理想境界的急切心情,詩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宗教的 梵我同一 。2)表現詩人在強烈追求中難以達到神人以合的理想境界的無限痛苦;表現詩人經過不懈努力、達到神人以和合的理想境界后的滿心歡愉。3)詩人心目中的神無影無形但不是遠離人世,而是存在于現實的塵世之中, 在最貧最賤最失所的人群中 ;通過對神的禮贊,表達自己的人生理想。4)詩人對虛無縹緲的理想境界的追求,體現的是對祖國未來的美好期盼。5)詩人筆下的神十分神秘,借 泛神 的思想來表現生活的真理。它既可求,又飄渺;既實際,又神秘。正是這種種特征融合在一起,構成了《吉檀迦利》的神秘色彩,反映出作家進行理想探索的矛盾心理與一切必歸和諧的哲學觀念。3.《吉檀迦利》藝術魅力(重點)1)詩歌的哲理性與抒情性的緊密結合。2)詩歌的樸實性。3)散文詩的優(yōu)美旋律。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如何理解《吉檀迦利》的藝術特征?2.如何理解《吉檀迦利》的思想內容?3.如何理解泰戈爾世界觀和文藝觀中深刻的矛盾性?4.名詞解釋:《飛鳥集》、《園丁集》、《新月集》,《摩訶摩耶》第二十章 川端康成與《雪國》一、坎坷多難的身世川端康成自幼失去父母、祖母和姐姐,唯一的親人就是臥床不起的雙目失明的祖父。15歲時,祖父也去世。其《十六歲的日記》真實記載他與祖父相依為命的生活。不幸與親人的相繼去世,逐漸形成了他性格乖僻的孤兒氣質。除此之外,體質孱弱以及孤兒環(huán)境下的諸多苦惱,形成了他虛無的人生觀。 這種孤兒的悲哀成為我處女作的潛流 , 說不定還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潛流吧 。孤兒根性 (知識點) 家庭失意、生活失意、情場失意,使川端康成形成了感傷、憂郁、孤獨、孤僻的性格。日本稱之為 孤兒根性 。二、新感覺派簡介(一) 新感覺派 (知識點) 20世紀20年代,川端康成與橫光利一等文學青年創(chuàng)辦《文藝時代》雜志,發(fā)起 新感覺派 運動。追求 新的感覺、新的生活方式和對事物的新的感受方法 ,探索文學 表現形式上的革新 。 新感覺派 是日本第一個現代主義文學流派。主觀是唯一的真實,否定現實生活的可觀性,注重文學的主觀色彩。感覺即文學內容,強調文學應該表現自我感受和情感。全盤接受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反對繼承日本傳統(tǒng)文學。主張文學革新,反對自然主義文學。(二)創(chuàng)作分期戰(zhàn)前時期(1921-1932),代表作品有《伊豆的舞女》。戰(zhàn)爭時期(1933-1945),代表作品有《雪國》。戰(zhàn)后時期(1945-1972),代表作品有《古都》、《千只鶴》。(三)《伊豆的舞女》 創(chuàng)造美的抒情世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為創(chuàng)造美的抒情世界提供了外在條件。悲哀美的表現為創(chuàng)造美的抒情世界奠定了內在基點。三、《雪國》分析(一)創(chuàng)作目的與小說的主題。對生命憧憬的悲哀。實現哀艷結合的余情美 小說的創(chuàng)作目的。表達虛無主義思想 小說的主題。(二)島村 虛無主義思想的體現者島村的虛無主義思想十分明顯。行動上,他頹廢墮落;思想上,他充滿幻想。他將現實的一切都看成 徒勞無益 ,因而在他眼里,只有沉浸在非現實的幻想中才能感到一種虛無的魅力,進而才能真正理解生活。島村的虛無主義思想支配了他的全部生活方式和整個性格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因此,島村在夢幻的人生境界里盡興地諦觀人生的。他對現實人生采取的是一種東方式的虛無態(tài)度。他坐食祖產,游手好閑,耽于想象,喜歡沉溺于非現實世界的幻想之中去追求和捕捉瞬間的美感。(二)駒子與葉子 虛無主義思想的代言人駒子現實的美,一旦被占有就失去了魅力。她以往的種種追求也 如同一場幻夢 。這一切都是 單純的徒勞 、 空虛的徒勞 ,是一種 難以實現的渺茫的憧憬 。葉子則完全是虛無的象征。她是一個透明的幻影,是超我的象征。與駒子對現實的執(zhí)著不同,她是一個超脫世俗的形象。然而靈的境界和無限的精神,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作者借此表達人生無常、滅我為無的虛無主義思想。駒子形象(重點)一個在痛苦中忍受、在逆境中追求的日本底層社會女性形象。駒子出身貧賤,淪落風塵,但仍有信念,努力提高自我價值,尋求生存的意義。她堅忍不拔的人生追求,是 頑強求生的象征 。駒子娟秀嫵媚,個性善良,熱情純真??释冋娴膼矍?,執(zhí)著追求 正正經經的生活 。但不幸的遭遇扭曲了她的靈魂,有時又妖媚、粗野,形成了復雜畸形的性格。駒子的愛情悲劇、人生悲劇,反映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社會底層女性的悲慘遭遇。(三)《雪國》的藝術特色(重點)1.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雪國》將日本古典文學傳統(tǒng)與西方現代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結合起來。小說在基本結構上,運用了日本古典文學的傳統(tǒng)手法。遵循事物發(fā)展的自然順序,以敏銳的季節(jié)感和光色影感描述雪國的初夏、初冬和晚秋的季節(jié)轉換和景物變化之美,敘述上作了大量客觀的、具體真實的描寫。在人物描寫上,將工筆細描、神情纖微畢現與省筆留白、日本式的曖昧結合,收虛實相生之效。這樣,《雪國》具有日本古典文學的嚴謹和唯美、感傷風格。但是《雪國》又借鑒意識流等西方現代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通過自由聯(lián)想,揭示主人公內心深處意識流的活動,構成作品情節(jié)的基本脈絡。兩次鏡中窺人,暮景之鏡和朝雪之鏡的妙用,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使得《雪國》的結構又是自由靈活的開放性結構。2.人物描寫上,工筆細描、神情纖毫畢現與省筆留白、日本式的曖昧相結合,收虛實相生之效。3.結構安排上,善斷善續(xù),得日本連歌之妙。4.總體上呈現唯美感傷(凄美)的美學風格,集物哀、余情、冷艷、閑寂、幽玄和風雅等日本古典美學風格之大成。作業(yè)、討論題、思考題1.川端康成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之間存在著何種密切關系?2.川端康成的新感覺理論與西方表現主義之間有何異同?他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體現其理論主張的?3.如何理解川端康成的虛無主義思想?4.島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他與駒子和葉子之間是什么關系?5.《雪國》的藝術特點有哪些?6.為什么說川端康成是架設東西方之間文化的一座橋梁?